Kali学习笔记10:端口扫描详解(下)
#!/usr/bin/python
import logging
logging.getLogger("scapy.runtime").setLevel(logging.ERROR)
from scapy.all import *
response = sr1(IP(dst="192.168.22.129") / TCP(dport=80, flags="S"))
reply = sr1(IP(dst="192.168.22.129") / TCP(dport=80, flags="A", ack=(response[TCP].seq + 1)))
上一篇先是介绍了UDP的端口扫描,又谈了TCP的不完全连接端口扫描,接下来我们看看TCP的全连接端口扫描:SYN扫描在网络环境非常复杂的情况下,无法正常工作,于是我们可以使用全连接扫描,即完整地建立三次握手。由于全连接,那么扫描结果相当准确,但是隐蔽性最低,容易被发现。具体的实现和上文介绍的不完全连接类似。这里直接放脚本:
```python tcp_scan1.py:
这里简化下脚本,我明确知道要扫描的IP和端口:
#!/usr/bin/python
import logging
logging.getLogger("scapy.runtime").setLevel(logging.ERROR)
from scapy.all import *
SYN = sr1(IP(dst="192.168.22.129") / TCP(dport=80, flags="S"))
print("- -SENT- -")
SYN.display()
print("\n\n- -RECEIVE- -")
response = sr1(SYN, timeout=1, verbose=0)
response.display()
if int(response[TCP].flags) == 18:
print("\n\n- -SENT- -")
A = sr1(IP(dst="192.168.22.129") / TCP(dport=80, flags="A", ack=(response[TCP].seq + 1)))
A.display()
print("\n\n- -RECEIVE- -")
response2 = sr1(A, timeout=1, verbose=0)
response2.display()
else:
print("SYN-ACK NOT RETURNED")
写好之后直接执行即可。我们可以抓包来看:这里前两个包正常发送接收,第三个RST包是Linux内核自动发送的RST,要中断连接。第四个包:强行发送ACK建立连接,最后一个包直接回RST因为要拒绝"莫名其妙"的连接。于是我们可以发现:这里并不是正确的一个三次握手的过程,因为操作系统内核的自动中断连接。
接下来,修改得到一个相对完善的脚本:
```python tcp_scan2.py:
至于这里的flags==18在上文中已经说过。如果脚本是从Windows移过来的:
vi tcpscan2.py :set fileformat=unix :wq chmod u+x tcpscan2.py ./tcp_scan2.py
运行抓包发现还是存在着上边提到的问题而无法建立连接:Linux操作系统内核自动回复的RST包中断连接。那么有没有方法能解决呢?有的,直接配置IPTABLES:对于特定IP禁用出口RST。这时候执行发现建立了三次握手。我们发现拐了这么多弯才能够实现一个全连接扫描。有没有简单点的方式呢?有的,使用强大的Nmap:-sT参数。直接输入IP效果是扫描1000个默认端口。指定范围端口也可以。可以发现,速度是非常的快的,结果也比较完善。
除了强大的Nmap,还有一些其他的工具,比如:
这个工具只能实现一些功能,相比于Nmap,优劣显而易见。还有一个小工具,也可以了解下:
还有一种奇妙的方式:僵尸扫描,不过很复杂,在下一篇专门介绍。端口扫描就介绍到这里,扫描完端口,接下来就是针对端口的服务扫描,将在后边介绍。 ```